沙漠中的绿洲:中古主机里有哪些稀有的中文游戏?

仅有的几款中国官方主机游戏就像沙漠中的绿洲,吸引着玩家。就算有中国人,他们也不会在乎游戏本身好玩不好玩,可谓“中国人遮所有丑”。
现在游戏的多语言适配功能几乎成为了一个标配功能。如果一部新作没有中文,即使好玩,也会被玩家狂喷甚至差评。
同时玩家对翻译质量也有非常高的要求。机器翻译,一眼就能看出来,相当于没有翻译。文字的信达雅是最起码的标准。简体中文版和繁体中文版应分开处理。人物对话最好有中文配音。好在游戏中的文字和语音技术已经足够发达,可以满足越来越挑剔的玩家的需求。
但在上个世纪末,有官方中文的主机游戏屈指可数,且受限于技术手段,获取中文补丁并不像电脑游戏那么容易。
尤其是32位主机索尼PS和世嘉SS时期,涌现出大量剧情游戏,但大部分都没有中文。国内玩家要么体验英文版,要么用日文版的一些汉字来猜。只有少数几款中国官方游戏像沙漠中的绿洲,吸引着玩家。就算有中国人,他们也不可能关心游戏本身好玩不好玩。可以说是“语文涵盖了所有的丑”。本文回顾了当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几款主机官方中文游戏。
当年几乎每个PS玩家都玩过这个游戏。
当时在中国,PS和SS的普及度并不低,因为CD的拷贝便宜,玩家也早就习惯了日系为主的体验,以至于游戏商店里突然出现了中国游戏,是1996年初的一款SS游戏。官方名字叫Myst,英文原名Myst,国内玩家对神秘岛的译名比较熟悉。
这款由Cyan开发的图形益智游戏于1993年首次推出电脑版,是游戏史上的传奇系列之一。之后又被移植到PS和SS,日版是SS最早的作品之一。不过当时国内玩家对这款游戏还比较陌生,很多人看到有中文就买了。真正通关的不多。时隔多年,这款游戏被彻底重制,这就是后话了。
世嘉土星最早的中文游戏,神秘岛
同样是在1996年,SS也推出了几款我们非常熟悉的中文版游戏,首先是《三国英雄传》,一款以众所周知的三国为题材的回合制策略棋类游戏。当时在DOS平台上广为流传,后来推出的《孔明传》、《曹操传》等续集至今仍被棋迷奉为经典。
《英杰传奇》移植到PS和SS后,战斗画面的视角变得立体起来,并加入了新制作的CG过场动画。q版画风的人物看着很开心。
土星三国英杰传中文版
1994年,中央电视台在中国开播的84集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,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,一年后还被日本NHK电视台高价获得版权和配音。播出后引起轰动,被誉为“中国最高大河剧”。
随着电视剧三国志的热潮,光荣公司的三国志4和三国志5两部作品可谓是充分利用了时间。PC版发布后,分别移植到PS和SS主机上,中文版也发布了。
PS倒影5中文版
这两个移植版除了画面和操作针对主机进行了全新设计外,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剧情、事件等动画上使用了央视版《三国演义》。比如《三国志4》的开场动画就是唐国强老师扮演的诸葛亮借东风,现场表演大大增强了游戏代入感,不再像SLG作品中通常的沉闷无趣。
三国4开头的动画直接引用央视版。
尤其是三国志5,这一代被很多玩家认为是传统回合制策略的巅峰。游戏氛围轻松愉悦,整体玩法体系鼓励玩家成为“一代贤明之王”,而非“乱世英雄”。你会经常遇到各种事件,比如巡视民情遇到小偷,人家要吃的,举办丰收节邀请你参加等等。,产生了大量的对话。全中文的内容让玩家感觉更加亲切,甚至还有一些类似“天天有人来看望被土匪打伤的吕布大人”的搞笑话语。
此外,还可以指派下属外出实习。除了提升自己的能力,他们还会在半路上给大师写信,讲述自己一路上经过的城市,结识一些厉害的人,偶尔收获爱情。
三国志5整个游戏人文气息浓厚。很多国内玩家通过主机中文版喜欢这个系列。唯一遗憾的是,官方中文是“原版”,而不是后来添加新内容的“加强版”。
央视版经典十八王子求董卓。
32位主机早期,世嘉SS的中文游戏比索尼PS略多,SS的中文版都是先出的。当时国内游戏店很多老板都把“更多中国游戏”作为SS的重要卖点,尤其是1997年四通公司正式代理SS主机之后。当时宣传几百款SS游戏会推出中文版,有奸商忽悠,所以很多玩家抱着“所有游戏都会有中文”的希望。
土星主机原封不动进口的时候,注意电压警示牌。
然而,玩家们很快就失望了。1997年,随着PS版《最终幻想7》的出现,SS主机的劣势不可逆转。1998年底,它正式退出比赛,并宣布了新的主持人DC,但那些传说中的“中国游戏大作”最终都没有出现。
1999年3月,世嘉新主机DC发售,SS继续推出极少新作。然而,一款经典的中国游戏却意外出现了,那就是《仙剑奇侠传》,一款国内玩家非常熟悉的武侠RPG游戏。几乎是当年PC用户的必备。虽然开发商大宇公司很早就获得了SS游戏开发的授权,但直到其主机生涯的最后阶段才最终推出移植。《仙剑奇侠传》虽然和当时的很多日系RPG相比,在画面和玩法上毫无竞争力,但对于国内玩家来说却有着独特的意义。
移植版SS加入了新的过场动画,音乐和人物头像也做了全新的处理。曾经有人说增加了新的剧情和隐藏的结局,后来证明是谣言。无论如何,中国版的《仙剑奇侠传》已经成为了几乎每个SS玩家的光盘。
土星最后的杰作之一。
另一方面,PS主机虽然从未在中国官方代理,但已经开始有自己的中国原创游戏。首先是作为当年一部很低调的作品出现的,叫《秦始皇》。
我原本以为这个游戏是港台公司开发的,后来才知道开发商香格里拉是一家位于东京的正经日本公司。这款游戏以秦始皇的政治军事生涯为背景,玩家可以选择多名真实的将领执行生产、建设、训练、出征等任务。它采用新颖的半即时规则。秦始皇不仅在界面上显示全部中文,而且在点击单位时还有中文语音,就像即时战略一样。这样的设计让这款游戏成为PS主机上仅有的两款全中文原创游戏。
还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是2000年11月30日出版的《射雕英雄传》。这款由索尼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武侠RPG,大胆改编自金庸小说原著,单一主线剧情,全3D场景和人物,经典踩雷迎敌,三大武侠战斗系统等。这些简单易用的系统让玩家很容易沉浸在游戏世界中,即使没有读过原著也没关系。这部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为中国玩家精心打造的全中国体验。
那年本有望登上杂志。
在PS版的《射雕英雄传》中,人物可以用简体中文、繁体中文和日文显示,而人物的语言只有普通话。整个主线剧情可以用1CD容量配音。同时,声优来自香港TVB经典电视剧的原班人马。主角郭靖由著名配音演员叶清配音。黄日华版《天龙八部》中的段誉,陈小春版《鹿鼎记》中的康熙等经典角色都是他配音的。对于深受港版金庸电视剧影响的人来说,
PS版的江南七怪是一个人。
也正因为难得的优质中文内容,掩盖了游戏的不足,比如支线不足,周目不足,一次通关能力不足。这款游戏相对于同时期PS主机的很多顶级RPG来说,几乎算不上一流,在日本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反响。但在国内玩家对中国主机游戏如饥似渴的大环境下,它成了几乎人人必玩的游戏。尽管随后涌现出大量的民间汉化作品,但依然无法撼动其“PS汉化游戏第一”
索尼当时也非常重视这款游戏。
在那个年代,中国的主机游戏非常缺乏。主要原因是由于软硬件开发条件的限制,实现多语言编码脚本并不像现在这样容易。通常,有必要制作单独的中文字体。再加上国内盗版众多,开发者赚不到钱,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做中文版。这种情况在后续几代主机中得到了改善。到目前为止,大部分作品玩家都不用担心语言改编的问题。而那些当年两只手都能数出来的“罕见的中国游戏”,给我们带来的惊喜甚至震撼,是没有机会重现的。